16个细节拆解《河边的错误》,果然厉害

来源:互联网人气:453更新:2023-10-25 11:22:47

原标题:16个细节拆解《河边的错误》,果然厉害

16个细节拆解《河边的错误》,果然厉害

时光撰稿人 | 县豪

在电影院养生的大龄青年。

魏书钧导演的犯罪文艺片《河边的错误》,是近期最热门的国产院线片之一。

余华原著、朱一龙主演,文坛大咖流量演技派的组合,自带文艺属性及讨论热度。

影片票房已突破1亿,无论是相比魏书钧前作,还是在文艺片的市场维度上,这都是一个亮眼的成绩。

影片在本就晦涩的原著基础上,进一步进行虚实相间的情节改编,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股解读风潮。

张艺谋导演曾试图改编这个故事,但最终顾虑到文本的先锋性和模糊性,转而接手了余华另一部名作《活着》。

《活着》

时光君看过电影后,决定结合原著盘点一下剧情,希望有助大家理解此片。

(下文有剧透,建议观影后阅读。)

01

如何观看此片?

可以先抓住主线——

河边发现死者幺四婆婆,刑警队长马哲调查凶手,之后又在河边(中)出现宏、小孩这两名受害者。

片中第四名死者许亮,则是在与案件关联的过程中自杀。

凶手被指向幺四婆婆收养的疯子,在警局局长的督促下,马哲将疯子逮捕并送进精神病院,为此荣膺三等功。

在主线基础上,可再根据自己的观影感受去理解那些旁逸斜出的支线——

如马哲前后矛盾的记忆、其孩子的基因突变、在云南立下的不存在的三等功等。

在主线、支线的共同作用下,最后提炼出一种主题表达,即死者均为无法融入集体的边缘人。

02

16mm

《河边的错误》使用16mm胶片拍摄。

16mm电影诞生于1923年,如今用来,大多是为了突出年代感。

比如2015年提名戛纳主竞赛的爱情片《卡罗尔》便是16mm电影。

《卡罗尔》

本片摄影程马志远曾谈到,影片故事发生于1990年代,大家对那个年代的印象都留存于胶片,这是他选择16mm胶片拍摄的原因。

所以影片画幅未铺满整块银幕,画面中也时有雪花噪点。

03

朱一龙

朱一龙的片中造型,参考了摄影集《我们这一代》中余华的形象。

《我们这一代》记录了1980-1990年代一线文艺工作者的群像,作者为摄影师肖全。

为揣摩马哲这个角色,朱一龙专门在江南县城生活了近两个月,从而摸准了南方小镇警察的办案及生活细节。

04

存在主义

电影开场,引用了一段加缪在戏剧《卡利古拉》中的话——

人理解不了命运,因此我装扮成了命运,我换上了诸神那副糊涂又高深莫测的面孔。

余华在评价《河边的错误》这个故事时,则引用了古希腊哲言: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。

糊涂、高深莫测,很好地形容了电影风格,“命运”一词,则底定了故事基调。

因此,不妨借加缪存在主义大师的身份,将影片理解为一个存在主义文本。

即片中人物、事件、因果,都存在于命运的无常中。

05

电影

警局为马哲设立的办案地点在电影院,这一设定在原著中没有,但获得余华赞赏。

这一设定既是为呈现90年代电影在国内不受重视、不少影/剧院改行或倒闭的历史,也是为延续魏书钧作品中一贯的电影元素。

拆招牌时的“电影”二字的坠落

比如其前作《野马分鬃》便从录音师角度呈现电影拍摄过程,并频繁提及王家卫、洪尚秀等中外名导。

今年9月上映的《永安镇故事集》,将“元电影”叙事的浓度加大,三个关于“拍电影”的故事层层嵌套,兜兜转转,演绎了导演、编剧、制片人、影评人等不同身份之间的荒诞博弈。

在《河边的错误》里,电影在片中映照马哲的梦境,有“电影造梦”的味道。

影片中电影院变成了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场景。

导演魏书钧表示:“电影院的设置是一个视角,马哲被置放在一个舞台上面,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看他的角度,给影片本身增添了一种虚构性。”

06

什么时候开始发疯?

影片起初一直在按正常的叙事线、时间线走,所以并不难懂,但马哲逐渐开始“发疯”,将观众彻底带入精神错乱的迷宫。

如果非要找出他在“正常”和“发疯”之间的界限,每个观众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。

时光君认为,或许可将之锚定在“许亮坠楼自杀”的一幕。

这一幕后,银幕变黑,再亮时便进入全片最迷人的场景,即马哲的梦境——

死亡相继袭来,疯狂的人站在一起发出嘲笑,胶片过载燃烧,马哲举起着火的放映机奔向河流……

从这里开始,马哲的记忆便不断出现分叉、错乱。

深层意义上讲,许亮因马哲曝光自己的身份而自杀,这种时代和命运的因果,足以成为让马哲精神错乱的临界点

07

许亮自杀

马哲搜查许亮房间时,找出了化妆品、女装、大波浪假发等物,证明曾去河边的“大波浪女子”就是许亮,许亮是一名异装爱好者。

关键是,搜查现场不只有马哲、小谢这两名警察,还有一名群众,警察可以保护许亮的隐私,但群众不会。

许亮的隐私,是他在之前蒙冤入狱时都要拼命守护的事情,如今却被众人知晓。

在90年代,这无疑是社死,所以许亮自杀在了马哲面前。

许亮有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是“撩头发”,他经常穿的衣服是一件深蓝色毛衣,搭配深卡其色的外套。

在电影结尾,马哲反常地换下皮夹克,穿上一件深卡其色外套和深蓝色内衣,眼神温柔地接妻子下班,同时也做了一个撩头发的动作,和许亮十分神似。

08

幺四婆婆的鞭子

马哲在幺四婆婆家中发现一根鞭子。

对于此物,片中有一幕细思极恐:

幺四婆婆跪在河边的草丛中,回头将鞭子递给身后的人,这个人就是疯子。

看过原著的都知道,这是指幺四婆婆受虐成性,她在让疯子用鞭子抽她。

这里也体现出原著和电影的区别。

原著写得很明白,说幺四婆婆可以因此想起曾家暴自己并已经离世的丈夫,且从中感到幸福,甚至还暗示幺四婆婆和疯子之间有更亲密的关系。

但在电影中,幺四婆婆递鞭子的场景出现在马哲的梦里,表达相当隐晦。

09

凶手是谁?

小说和电影都未点明凶手是谁,小说倾向于凶手就是疯子,电影则设置了更多烟雾弹,使凶手身份成谜。

电影中,在警局局长等人的集体意识里,凶手是疯子,但编剧有意设计模棱两可的细节否认这一集体认知。

比如幺四婆婆死亡时的凶杀画面中,凶器是一把镰刀,但在技术人员比对致命伤口时,最符合伤口特征的却是一柄柴刀。

而在小说中,凶器从始至终都是疯子的柴刀。

也就是说,相比原著,电影进一步弱化了凶手身份的重要性

10

孕妇

小说中,孕妇是其中一名死者的妻子,电影中,孕妇是马哲的妻子白洁。

白洁是电影中为数不多的“正常人”之一,演员曾美慧孜的发挥空间不大。

但在小说中,孕妇同样是记忆错乱的“疯子”之一。

她只出场了一次,即被马哲问话,问话期间,她一直在回忆自己结婚时的情景,并质疑马哲为什么没来参加自己的婚礼。

然而,马哲根本不认识她。

11

拼图

马哲的妻子一直在做一张“幸福之家”的拼图,在马哲和妻子因是否生育而争吵后,马哲抠掉了拼图中间的部分,并将之冲入马桶。

然而,后来挂在墙上的拼图却是完整的,证明马哲的记忆早已出现错乱。

12

标志性动作

疯子有一个标志性动作:将衣服泡在河水中,再用一块一块石子压在衣服上。

这个动作源自小说,原意是疯子在洗衣服。

电影中,马哲初见疯子,一句话未说,只是脱掉外套,蹲在疯子旁边,模仿疯子洗衣,显然是想理解疯子的行为逻辑。

电影结尾,连环凶案过去一年后,马哲的儿子坐在澡盆中,在暖色调的映衬下,一家三口的画面似乎十分温馨。

但细节却让人细思恐极,他的儿子同样将毛巾泡在水里,再用一块一块玩具压在毛巾上,

意即马哲的儿子,很可能遭遇了概率为10%的基因突变,今后有成为疯子的可能。

这也映照了当年马哲在妻子怀孕时最担心的事,这孩子出生后,会不会和疯子一样?

疯子、马哲、马哲儿子的同款动作,使影片形成了一个关于“疯子”的闭环。

13

眼尖的观众发现,马哲的车牌号是31415,恰好是圆周率开头的数字。

看似过度解读,但的确暗合了片中几处圆环设计。

比如马哲在领到三等功之前,就一直记得自己拿过三等功;马哲的孩子可能有精神病迹象,链接到了马哲最初见到疯子的时刻……

14

同样的话

片中,有两个人对马哲讲过语义相同的话。

一句是诗人宏说的:你们迟早会找到我。

一句是理发师许亮说的:我早就等你们来了。

这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:宏和许亮都去过河边,他们知道自己会成为警方的怀疑对象。

这种表达源自小说本身,深层含义是清白与否不重要,重要的是,没有人能逃离命运的“做局”。

因此,片中马哲会对局长说,“我杀疯子这件事是疯子安排的”,也是在表达对命运的投降。

15

结局差异

小说中,马哲枪杀疯子是在河边,电影将地点挪到庙里。

小说里只开了一枪,电影里开了四枪。

小说结局,马哲的妻子和警局局长为让马哲免于刑法,请来医生为其做精神鉴定,马哲在三人的一再逼迫中,终于开始胡言乱语佯装精神错乱,最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。

电影结局,马哲生下儿子,一家三口看上去美满,但儿子却和当年的疯子,做出一模一样的动作。

由此可见,小说从头到尾,叙事都比较清晰:凶案发生-锁定凶手疯子-马哲私刑枪杀疯子-马哲伪装精神病入院

这种清晰的脉络中,余华表达的是,人被逼疯的力量更多来自外部。

但电影中“马哲枪杀疯子”可能只是一个幻觉,命运的错乱及疯狂更多源自精神内部。

16

片名如何理解?

对于“河边的错误”这一片名,余华和电影主创均未给出清晰解答,而是让观众去和电影产生链接,成为电影的创作一环。

我们不妨将“河边”看成一个孤独而自由的“居所”。

幺四婆婆、疯子、宏、许亮、孩子等曾到过河边的人,某种程度都是异类、边缘人,“河边”或许能给他们一种短暂的归属感。

然而,凶案的发生、“河边”的被关注,证明他们连这点归属感也很难守住。

将河边视为归属之地,这是他们的“错误”;剥夺他们最后的一点归属感,这又是谁的“错误”呢?

【 时 光 集 好 物 】

《河边的错误》正在热映

余华经典原著小说

【好集了】正在热卖中

-END-

20世纪第一猛片!果然名不虚传

看「河边的错误」怎样“逼疯”朱一龙

留言
首页
电影
连续剧
综艺
动漫
短剧